澳门十三第注册ssd0011(中国)有限公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产学研合作

澳门十三第注册ssd0011(中国)有限公司  “生命科学与技术”产学研联盟合作机制

(试行版)

(2021年6月21日)

  为了促进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于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提高硕士研究生(特别是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澳门十三第注册ssd0011(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生命科学与技术”产学研联盟合作机制。

  一、学院与产学研联盟单位的合作秉承以下基本原则:有利于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有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技术和研发需求、有利于承接具有重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产学研项目并增加学院横向课题来源、有利于提高本学院硕士研究生(特别是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鼓励学院所有教师(特别是研究生指导教师)积极联系潜在的产学研联盟单位,以高技术型大中小型企业为优先合作对象,开展关键技术合作研究、联合攻关,以帮助企业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以承接企业或政府来源科技开发课题为基本抓手,以提高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

  三、产学研联盟单位实行包干制联系制度,由学院指定老师作为责任联系人负责日常联系。责任联系人全权负责与产学研联盟单位建立全方位的联系,并将合作情况及时向学院进行汇报。学院将定期拜访产学研联盟单位,推介学院最新科技成果与人才培养需求,夯实现有的合作项目,探讨双方潜在的合作机会。

  四、学院将聘请产学研联盟单位的技术骨干作为学院兼职教授或兼职副教授(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参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指导。责任联系人可提出拟聘请的技术骨干名单,填写《安徽大学聘任兼职教授、副教授申请表》。符合学校聘任政策的,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后,报学校人事处或研究生院进行审批。《安徽大学聘任兼职教授、副教授申请表》见附件1。

  五、鼓励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与来自产学研联盟单位的兼职教授或兼职副教授共同指导硕士研究生(特别是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题来源由双方导师共同商定提出。原则上,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导师,兼职教授或兼职副教授(兼职硕士生指导老师)作为第二导师。

  六、鼓励建立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与学院有深度合作关系的产学研联盟单位与学院课题组建立设备共享平台和人员的定期交流机制,建立有实质合作内容的校企联合研发工程中心,以此为纽带促进学院老师、研究生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对于经学院和学校批准的校企联合研发工程中心,学院将进行授牌。

  七、学院将定期邀请来自产学研联盟单位的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兼职硕士生指导老师)来学院以学术讲座、参与研究生培养环节、讨论课题进展、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原则上每个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兼职硕士生指导老师)每学期至少来学院交流一次。兼职教授、兼职副教授(兼职硕士生指导老师)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的费用由学院按照学校相关政策进行支付。

  八、本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本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导师,兼职硕士生指导老师作为第二导师指导下,进入产学研联盟单位进行实质培养的,按照实质培养时间和内容,可以酌情给予适当的交通费的报销补助。实质培养的研究生需要提交被学院认可的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交通费补助标准与实施细则见附件2。

  九、产学研联盟必须在双方自愿和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开展,并且要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学院与潜在产学研联盟单位在正式开展合作前,应当以澳门十三第注册ssd0011(中国)有限公司的名义和对方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职责,以利于双方建立稳定、长期、友好和密切合作关系,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纠纷。学院产学研联盟合作协议模板见附件3。

  十、对于按照程序认定的产学研联盟单位,学院将在该单位进行授牌。名称暂定为:澳门十三第注册ssd0011(中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与技术”产学研联盟单位。

  本合作机制及其附件业已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形成讨论稿后向全院教职工征集了意见和建议,形成的最终版本经2021年6月21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本合作机制(试行)自即日起在学院官网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开始试行。本文件附件1-3留存在学院科研秘书处,请需要的老师联系学院科研秘书索要相关附件。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